羅小明
2020年01月16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64年5月,周恩來接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首屆黨代會代表時,與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親切握手
“其他方面壓縮不夠,要再壓縮,但是尖端要有。”
1959年6月,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政府走出了撕毀幫助中國發展原子彈協定的第一步———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技術資料。
首先作出反應的是中國的核動力潛艇研制工程。在核潛艇研制領導小組6月26日召開的會議上,核潛艇就此下馬還是繼續干下去,兩種意見發生了激烈的碰撞,眼看著蘇聯的援助和支持將要泡湯,一些人悲觀地認為在中國當前工業和科學技術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即開始研究設計核動力潛艇,是主觀主義、浪費人力;他們進而懷疑核動力潛艇的戰略價值,覺得中國只要有普通動力的潛艇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費很大力氣去研究制造核動力潛艇。另一些人則主張核動力潛艇的研究任務應在現有基礎上堅持下去。目前所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不是不可能解決,無非是將原先預定完成時間延長一些。由于核動力潛艇續航能力強,如攜帶有原子彈彈頭的導彈,則其威力更強大,可以在較遠距離攻擊敵方沿海基地及工業城市。為此,我們應該積極貫徹以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并實事求是地穩步前進,力求突破核潛艇的尖端技術,這不僅在軍事上有重要價值,同時,對促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很有益處。雖然目前有很多困難,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利條件將不斷增多,物質上、人力上、技術上和經驗缺乏的困難,是可以逐步得到克服的。對新技術的科學研究設計試制工作,必須先行一步,才能取得經驗,為今后發展開辟道路。
聶榮臻積極支持后一種主張,他在核潛艇領導小組組長羅舜初的報告上批示:“研究工作不可泄氣,應鼓足干勁,長期堅持下去。”但涉及將核潛艇研制列入國家計劃,從而解決人力、物力、財力這些具體問題時,不要說聶榮臻力不從心,就連周恩來說了也不算,事情難辦得很。周恩來當時雖然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但決定大政方針的權力在主持中央一線工作的書記處,不在國務院。遇到重大決策,周恩來也要向書記處請示匯報。
10月的一天,周恩來利用毛澤東要聽他和聶榮臻、羅瑞卿匯報尖端武器研制情況的機會,不顧一些人主張核潛艇下馬的強烈呼聲,頂著壓力把核潛艇作為主要研制項目提了出來。由于周恩來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要害,毛澤東當即表示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備受責難且險些夭折的核潛艇工程終于被周恩來運用政治智慧保住了。
早在中蘇關系惡化初露端倪的時候,周恩來就未雨綢繆,對負責原子能工業的二機部領導宋任窮等人說:“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八年時間搞出原子彈。”1960年7月,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單方面撕毀關于援助中國建設原子能工業的協定和合同。一個月后,蘇聯專家不僅全部撤走,還帶走了重要圖紙資料,中止了對中國原子能研究所需設備和材料的供應。
此時,由于“大躍進”運動的重大失誤,國民經濟遇到嚴重困難。中國的原子彈搞還是不搞,需要領導層從速作出決斷。面對“下馬”的呼聲,周恩來提出:要集中力量,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爭取用三年到五年過關。當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的時候,原子彈屬不屬于調整之列,一些人拿不準。周恩來明確表示:“其他方面壓縮不夠,要再壓縮,但是尖端要有。有了導彈、核武器,才能防止使用導彈、核武器。”
為了加快原子能工業的發展,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專門委員會,由周恩來任主任,領導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在周恩來的領導下,中國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此后,中央專委在周恩來領導下,承擔起了領導“兩彈一星”、核潛艇和載人航天工程的重任。